四川省资中县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资中县统计局
二〇一九年三月
资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9年3月)
2018年,县委、县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一个取向、两个建成、三大攻坚、六个资中、十大行动”的总体发展思路,凝聚力量、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指标逐月向好、稳中提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88亿元,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3.92亿元,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2%、40.0%和39.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8:38.2:37.0转变为24.9:36.6:38.5,第一产业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23.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76.2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71.88亿元,增长4.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3.96亿元,增长3.5%,农业增加值67.98亿元,增长3.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6万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56.07万吨,增长0.2%,其中稻谷产量14.75万吨,下降0.6%;小麦产量0.08万吨,下降16.4%;玉米产量22.21万吨,下降0.3%;薯类产量15.26万吨,增长1.6%。
经济作物面积4.38万公顷,增长0.6%。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2.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总产量5.00万吨,增长1.2%;蔬菜播种面积1.76万公顷,增长1.5%,产量65.63万吨,增长1.9%。
全年肉猪出栏77.40万头,比上年增长0.8%;牛出栏0.43万头,增长7.6%;羊出栏15.86万只,下降1.6%;家禽出栏617.62万只,增长1.0%。猪肉产量增长1.0%,牛肉产量增长7.9%,羊肉产量下降1.4%,禽蛋产量增长2.4%,牛奶产量增长1.3%。
实施工程水域养殖面积3.9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稻田养鱼12.64万亩,与去年增加900亩;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0856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67吨,增加3.5 %(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4040吨)。水产品中养殖产量30057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68吨,增加4%;捕捞产量799吨,比去年减少101吨,生产水花鱼苗1.56亿尾。
全年自来水受益村数新增40个,累计322个,增长14.2%;通宽带村数新增97个,达到687个,增长16.4%;全年农村用电量30001万千瓦时,下降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37户,规模工业总产值5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3.8%,产品销售收入62.46亿元,增长20.2%,工业用电量为845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28.06亿元,重工业总产值31.57亿元,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比为47.1:5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1.38亿元,大中型企业总产值42.37亿元,股份制企业总产值57.34亿元。
分行业看,全年食品饮料、冶金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和电力行业五大产业实现销售产值57.69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97.8%。其中,食品饮料业23.45亿元,冶金建材业25.71亿元,机械制造业0.21亿元,医药化工业1.16亿元,电力能源业7.17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26.7%,达到577万吨;发酵酒精29.85万千升,增长0.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商品房施工面积67.30万平方米,下降76.9%;商品房竣工面积6.16万平方米,下降26.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6万平方米,下降5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8亿元,比上年下降44.2%。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28.70亿元,下降62.8%;房地产投资18.98亿元,下降1.5%。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5.36亿元,下降6.0%;第二产业投资额16.13亿元,下降52.3%;第三产业投资额35.59亿元,下降43.3%。三产业投资占比最大,占总投资的62.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98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17亿元,下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7.04万平方米,下降58.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0亿元,增长1.0%。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51.01亿元,下降1.1%;乡村市场零售额45.89亿元,增长3.5%。
按行业分,批发业27.56亿元,增长2.6%;零售业28.45亿元,下降7.1%;住宿业1.53亿元,增长5.9%;餐饮业39.37亿元,增长6.5%。
全年外贸出口降幅收窄,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78.3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7%,降幅比上年缩小20.1个百分点。
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完成省外资金74.36亿元,同比增长12.1%。
六、交通、旅游
全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530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58000万吨公里。新增通客车的村2个,全县通客车的村达362个;更新及新增客运车辆13辆,其中豪华客车3辆,全县客运车辆数量为494辆。全县有客渡船92艘,货船84艘。
全年接待游客975.19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1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0.67亿元,同比增长27%。
七、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5.41亿元,增长25.3%,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9.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8.84亿元,增长8.6%。
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8.42亿元,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317.36亿元,增长10.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6.24亿元,增长16.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方面:全年高考一本上线854人,本科上线2792人。3-5岁幼儿入园率88.46%,小学入学率达99.31%,初中入学率达99.27%,“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34%,普通高中招生5510人。全年新、改建食堂14个,厕所10个,改建学生公寓2个,改造饮水6个,改垃圾池8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3961平方米,购置2951.08万元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科学技术方面:2018年新认定内江市高新技术企业2户。引进 7户小微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各类重点科技项目 48项,县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计划支持县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0项。全县新申请专利 254件,其中发明专利 67 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2018年末,全县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3个。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21场,送木偶戏进校园演出100场,完成全县59场贫困村惠民演出;农家书屋借书量达14.8万余册。县图书馆开放时间达到2680个小时,已接待读者8.4余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19万册次。新建23个贫困村文化室,配齐59个贫困村文化体育设施,新建48个贫困村健身路径。
卫生事业:2018年末,全县新建成AAA预,预防门诊8个,AA门诊32个。共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1067家。全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7.96% ,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较上年提高0.25%,婚检率为48.7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767.5对。
体育事业:全年共举办足球、乒乓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项目免费培训、健身技能指导、健身知识讲座13期,开展“全国全民健身日”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2次,完成3100份国民体质监测样本测试工作。共举办 “资中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2018年资中县青少年盘破门武术套路邀请赛”和“2018年践行十爱、德耀甜城爱健康系列活动”等体育赛事20次。资中女足战绩表现优异。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0.63个百分点。完成资中县城区沱江一桥、二桥、资州大道、学府路、和鸣公园、政府广场、武庙广场、高铁广场固定亮化工程的安装,投资690万元。对城区内下水道、检查井、水篦子进行了清淤,共清淤600余吨;维修、拆铺人行道6150.5㎡,零星弃土外运350车,安砌检查井65个、水篦子130个,疏通下水道2480米;维修路沿石260米,安砌水沟盖板65米,新建检查井17个;城区道路维修开挖土石方164.4m3,新建水篦子18个,补冷补料180㎡,现浇砼235㎡,埋设下水道330米;城南片区沥青混凝土道路修复工程:一期2295.78㎡,二期2428.73㎡;结合“五清行动”,笔架山水沟清淤约300米,垃圾及树枝清理共3车。顺利推进47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完成投资9653万元;创建市级“四好村”60个,省级“四好村”21个。
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2微克/立方米和43微克/立方米,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月均达Ⅲ类水质标准。全年共清运垃圾9余万吨,垃圾收集率95%,密闭化运输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十一、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5万人,乡村人口106.36万人。
2018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15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188人;就业援助对象就业人数8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劳务品牌培训468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300 人。返乡创业人数301人,创办企业35户,其中规模企业3户,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1720人。全县转移输出人数42.23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50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802元,增长8.4%,人均消费性支出19176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8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03元,增长9.8%。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48.38万人,其中缴费人数达24.58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19.1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449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421万人,其中退休(职)人员9331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09.68万人,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6.61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参保103.0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2.51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渔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四川省资中县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资中县统计局
二〇一九年三月
资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9年3月)
2018年,县委、县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一个取向、两个建成、三大攻坚、六个资中、十大行动”的总体发展思路,凝聚力量、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指标逐月向好、稳中提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88亿元,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3.92亿元,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2%、40.0%和39.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8:38.2:37.0转变为24.9:36.6:38.5,第一产业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23.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76.2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71.88亿元,增长4.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3.96亿元,增长3.5%,农业增加值67.98亿元,增长3.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6万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56.07万吨,增长0.2%,其中稻谷产量14.75万吨,下降0.6%;小麦产量0.08万吨,下降16.4%;玉米产量22.21万吨,下降0.3%;薯类产量15.26万吨,增长1.6%。
经济作物面积4.38万公顷,增长0.6%。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2.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总产量5.00万吨,增长1.2%;蔬菜播种面积1.76万公顷,增长1.5%,产量65.63万吨,增长1.9%。
全年肉猪出栏77.40万头,比上年增长0.8%;牛出栏0.43万头,增长7.6%;羊出栏15.86万只,下降1.6%;家禽出栏617.62万只,增长1.0%。猪肉产量增长1.0%,牛肉产量增长7.9%,羊肉产量下降1.4%,禽蛋产量增长2.4%,牛奶产量增长1.3%。
实施工程水域养殖面积3.9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稻田养鱼12.64万亩,与去年增加900亩;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0856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67吨,增加3.5 %(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4040吨)。水产品中养殖产量30057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68吨,增加4%;捕捞产量799吨,比去年减少101吨,生产水花鱼苗1.56亿尾。
全年自来水受益村数新增40个,累计322个,增长14.2%;通宽带村数新增97个,达到687个,增长16.4%;全年农村用电量30001万千瓦时,下降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37户,规模工业总产值5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3.8%,产品销售收入62.46亿元,增长20.2%,工业用电量为845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28.06亿元,重工业总产值31.57亿元,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比为47.1:5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1.38亿元,大中型企业总产值42.37亿元,股份制企业总产值57.34亿元。
分行业看,全年食品饮料、冶金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和电力行业五大产业实现销售产值57.69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97.8%。其中,食品饮料业23.45亿元,冶金建材业25.71亿元,机械制造业0.21亿元,医药化工业1.16亿元,电力能源业7.17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26.7%,达到577万吨;发酵酒精29.85万千升,增长0.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商品房施工面积67.30万平方米,下降76.9%;商品房竣工面积6.16万平方米,下降26.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6万平方米,下降5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8亿元,比上年下降44.2%。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28.70亿元,下降62.8%;房地产投资18.98亿元,下降1.5%。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5.36亿元,下降6.0%;第二产业投资额16.13亿元,下降52.3%;第三产业投资额35.59亿元,下降43.3%。三产业投资占比最大,占总投资的62.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98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17亿元,下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7.04万平方米,下降58.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0亿元,增长1.0%。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51.01亿元,下降1.1%;乡村市场零售额45.89亿元,增长3.5%。
按行业分,批发业27.56亿元,增长2.6%;零售业28.45亿元,下降7.1%;住宿业1.53亿元,增长5.9%;餐饮业39.37亿元,增长6.5%。
全年外贸出口降幅收窄,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78.3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7%,降幅比上年缩小20.1个百分点。
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完成省外资金74.36亿元,同比增长12.1%。
六、交通、旅游
全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530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58000万吨公里。新增通客车的村2个,全县通客车的村达362个;更新及新增客运车辆13辆,其中豪华客车3辆,全县客运车辆数量为494辆。全县有客渡船92艘,货船84艘。
全年接待游客975.19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1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0.67亿元,同比增长27%。
七、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5.41亿元,增长25.3%,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9.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8.84亿元,增长8.6%。
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8.42亿元,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317.36亿元,增长10.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6.24亿元,增长16.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方面:全年高考一本上线854人,本科上线2792人。3-5岁幼儿入园率88.46%,小学入学率达99.31%,初中入学率达99.27%,“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34%,普通高中招生5510人。全年新、改建食堂14个,厕所10个,改建学生公寓2个,改造饮水6个,改垃圾池8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3961平方米,购置2951.08万元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科学技术方面:2018年新认定内江市高新技术企业2户。引进 7户小微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各类重点科技项目 48项,县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计划支持县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0项。全县新申请专利 254件,其中发明专利 67 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2018年末,全县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3个。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21场,送木偶戏进校园演出100场,完成全县59场贫困村惠民演出;农家书屋借书量达14.8万余册。县图书馆开放时间达到2680个小时,已接待读者8.4余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19万册次。新建23个贫困村文化室,配齐59个贫困村文化体育设施,新建48个贫困村健身路径。
卫生事业:2018年末,全县新建成AAA预,预防门诊8个,AA门诊32个。共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1067家。全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7.96% ,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较上年提高0.25%,婚检率为48.7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767.5对。
体育事业:全年共举办足球、乒乓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项目免费培训、健身技能指导、健身知识讲座13期,开展“全国全民健身日”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2次,完成3100份国民体质监测样本测试工作。共举办 “资中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2018年资中县青少年盘破门武术套路邀请赛”和“2018年践行十爱、德耀甜城爱健康系列活动”等体育赛事20次。资中女足战绩表现优异。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0.63个百分点。完成资中县城区沱江一桥、二桥、资州大道、学府路、和鸣公园、政府广场、武庙广场、高铁广场固定亮化工程的安装,投资690万元。对城区内下水道、检查井、水篦子进行了清淤,共清淤600余吨;维修、拆铺人行道6150.5㎡,零星弃土外运350车,安砌检查井65个、水篦子130个,疏通下水道2480米;维修路沿石260米,安砌水沟盖板65米,新建检查井17个;城区道路维修开挖土石方164.4m3,新建水篦子18个,补冷补料180㎡,现浇砼235㎡,埋设下水道330米;城南片区沥青混凝土道路修复工程:一期2295.78㎡,二期2428.73㎡;结合“五清行动”,笔架山水沟清淤约300米,垃圾及树枝清理共3车。顺利推进47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完成投资9653万元;创建市级“四好村”60个,省级“四好村”21个。
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2微克/立方米和43微克/立方米,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月均达Ⅲ类水质标准。全年共清运垃圾9余万吨,垃圾收集率95%,密闭化运输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十一、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5万人,乡村人口106.36万人。
2018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15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188人;就业援助对象就业人数8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劳务品牌培训468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300 人。返乡创业人数301人,创办企业35户,其中规模企业3户,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1720人。全县转移输出人数42.23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50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802元,增长8.4%,人均消费性支出19176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8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03元,增长9.8%。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48.38万人,其中缴费人数达24.58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19.1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449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421万人,其中退休(职)人员9331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09.68万人,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6.61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参保103.0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2.51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渔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