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资中县统计局
二〇二〇年三月
资中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0年3月)
2019年,县委、县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一个取向、两个建成、三大攻坚、六个资中、十大行动”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使命担当和专注的发展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善作善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丘区经济强县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4亿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82亿元,增长9.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16.46亿元,增长8.7%,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43.2%和4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9:30.0:42.1。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9.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二、农业
2019年农业增加值78.17亿元,增长3.1%。农业总产值117.34亿元,增长3.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9万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56.04万吨,减少0.1%,其中稻谷产量14.62万吨,下降0.9%;小麦产量647.50吨,下降17.2%;玉米产量22.25万吨,增长0.2%;薯类产量15.19万吨,下降0.7 %。
经济作物面积4.43 万公顷,增长1.0 %。其中,油料面积2.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总产量5.07万吨,增长1.5 %;蔬菜播种面积 1.80万公顷,增长 2.1 %,产量68.85万吨,增长4.9 %。
全年肉猪出栏55.50万头,比上年下降28.3 %;牛出栏4941万头,增长14.3 %;羊出栏16.38万只,增长3.3 %;家禽出栏819.08万只,增长32.6%。猪肉产量下降28.4 %,牛肉产量增长15 %,羊肉产量增长3.9 %,禽蛋产量增长3 %,牛奶产量下降8.2 %。
实施工程水域养殖面积3.9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稻田养鱼12.85万亩,与去年增加0.21亩;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16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 744吨,增加2.4 %(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6000吨)。其中养殖产量3094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 887吨,增加2.95%;捕捞产量656吨,比去年减少143吨。生产水花鱼苗1.583亿尾。
全年自来水受益村数新增44个,累计366个,增长14 %。通宽带村数新增41个,达到728个,增长6%。全年农村用电量29673万千瓦时,下降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6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4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9.6%;产品销售收入71.38亿元,增长9.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32.80亿元,重工业总产值37.72亿元,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比为46.5:5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5.87亿元,大中型企业总产值43.77亿元,股份制企业总产值68.96亿元。
分行业看,全年食品饮料、冶金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和电力行业五大产业实现销售产值67.75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97.8%。其中,食品饮料业29.47亿元,冶金建材业28.49亿元,机械制造业0.88亿元,医药化工业1.87亿元,电力能源业7.04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7.37%,达到618.96万吨;发酵酒精30.51万千升,同比下降15.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商品房施工面积113.84万平方米,增长69.1%;商品房竣工面积7.55万平方米,增长22.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89万平方米,增长4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3.1%。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18.9%;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55.6%。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最大,占总投资的7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8.2%。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46.91万平方米,增长73.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3亿元,增长10.2%。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56.04亿元,增长9.9%;乡村市场零售额50.79亿元,增长10.7%。
按行业分,批发业29.92亿元,增长8.6%;零售业30.93亿元,增长8.7%;住宿业1.68亿元,增长10.5%;餐饮业44.30亿元,增长12.5%。
全年外贸出口降幅扩大,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35.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1%,降幅比上年扩大6.4个百分点。
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成省外资金86.64亿元,同比增长16.5%。
六、交通、旅游
2019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540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65000万吨公里。公路总里程为9429.814公里,其中国道124.054公里,省道116.664公里,县道408.093公里,乡道355.274公里,村道5514.682公里,入户道路2911.047公里。新增通客车的村20个,全县通客车的村达376个;更新及新增客运车辆24辆,全县客运车辆达487辆,货运车辆2398 辆,更新建造船只4艘,全县客运渡船达41艘,货运船舶达50艘。
全年接待游客969.13 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减少0.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49 亿元,同比增长16.2%。
七、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2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7.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6.35亿元。
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9.47亿元,增长8.4% ,其中住户存款351.39亿元,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86 亿元,增长11.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9年全县共82所小学,小学生在校学生数54527人;普通中学数为5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2所),在校生总数为531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5681人。高考一本上线883人,本科上线2650人。3-5岁幼儿入园率达88.87%,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52%,“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4.49%,普通高中招生6051人。全年新、改建食堂1个,厕所4个,改建学生公寓1个,改造饮水2个,改垃圾池3个。新建、改扩建校舍31729平方米,购置6184万元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2019年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新认定内江市高新技术企业2户,引进5户小微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各类重点科技项目43项,县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计划支持县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末,全县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2 个。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26 场,送木偶戏进校园演出100场,完成全县24 场贫困村惠民演出,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651 场;农家书屋借书量达12万余册。县图书馆开放时间达到2180 个小时,已接待读者11万余人次,图书流通量达22万册次。新建24个贫困村文化室,配齐24个贫困村文化体育设施。
截至2019年末,全县共建成AAA预防门诊12个,AA门诊19个。共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782家。全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6.93%,婚前健康检查3459对,婚检率84.78%,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695对。
参加内江市第七届综合运动会,团体总分和奖牌数均获得第二名;女子足球队代表内江市参加四川省校园足球遴选,获得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一名,有9名队员入选省队。参加内江市萌芽杯田径比赛,3所学校分别获得团体总分一、二、三名。资中女足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二青会体校组比赛获得第七名,参加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获得山东赛区第二名。资中女足参加全国冬夏令营青少年足球赛(四川站)总决赛获得U9组冠军、U10组亚军。参加四川省青少年五人制女足锦标赛获得10岁年龄组第二名、9岁年龄组第四名;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暨四川省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第二名;资中二中张大鹏代表四川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获男子体校甲组4×400第二名、混合4×400第四名;资中二中张大鹏参加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获男子4×400第六名。承办内江市老年人川牌比赛,资中一队、二队分获第二名、第六名;组建磐石古镇队和苌弘故里队参加2019年中国·内江第十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内江市龙舟赛,其中苌弘故里队勇夺500米赛第三名,是资中县历届取得的最好成绩。7人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项目单项比赛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全年体彩销量突破2700万元。举办首届“远达世纪城2019资中苌弘半程马拉松”比赛。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2019年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0.75%。县城建成区面积30.2平方公里。滨江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紧抓枯水期修建堤防工程;实施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已对武陵河及永兴河永兴桥段实施河底清淤、节点景观打造及人行步道铺设;竹花路二期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安居街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凤珠广场建设项目、磐石首创城段骑游道建设项目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了6个棚改项目,古城、凤凰岭、新发地、西干道等片区完成棚户区改造551户;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2425户,农村土坯房改造7388户。
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和28微克/立方米,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月均达Ⅲ类水质标准。
十一、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3.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8万人,乡村人口105.0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115.40万人。
201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45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096人;就业援助对象就业人数8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劳务品牌培训430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101人。返乡创业人数264人,创办企业27户,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
1354人。全县转移输出人数42.69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7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79元,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20627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5元,增长10.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217元,增长10.0%。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0.18万人,其中缴费人数达23.47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20.14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3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5万人,其中退休(职)人员9605人次。工伤保险参保4.3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2.73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渔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各相关部门。
四川省资中县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资中县统计局
二〇二〇年三月
资中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0年3月)
2019年,县委、县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一个取向、两个建成、三大攻坚、六个资中、十大行动”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使命担当和专注的发展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善作善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丘区经济强县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4亿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82亿元,增长9.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16.46亿元,增长8.7%,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43.2%和4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9:30.0:42.1。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9.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二、农业
2019年农业增加值78.17亿元,增长3.1%。农业总产值117.34亿元,增长3.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9万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56.04万吨,减少0.1%,其中稻谷产量14.62万吨,下降0.9%;小麦产量647.50吨,下降17.2%;玉米产量22.25万吨,增长0.2%;薯类产量15.19万吨,下降0.7 %。
经济作物面积4.43 万公顷,增长1.0 %。其中,油料面积2.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总产量5.07万吨,增长1.5 %;蔬菜播种面积 1.80万公顷,增长 2.1 %,产量68.85万吨,增长4.9 %。
全年肉猪出栏55.50万头,比上年下降28.3 %;牛出栏4941万头,增长14.3 %;羊出栏16.38万只,增长3.3 %;家禽出栏819.08万只,增长32.6%。猪肉产量下降28.4 %,牛肉产量增长15 %,羊肉产量增长3.9 %,禽蛋产量增长3 %,牛奶产量下降8.2 %。
实施工程水域养殖面积3.9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稻田养鱼12.85万亩,与去年增加0.21亩;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16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 744吨,增加2.4 %(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6000吨)。其中养殖产量3094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 887吨,增加2.95%;捕捞产量656吨,比去年减少143吨。生产水花鱼苗1.583亿尾。
全年自来水受益村数新增44个,累计366个,增长14 %。通宽带村数新增41个,达到728个,增长6%。全年农村用电量29673万千瓦时,下降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6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4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9.6%;产品销售收入71.38亿元,增长9.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32.80亿元,重工业总产值37.72亿元,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比为46.5:5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5.87亿元,大中型企业总产值43.77亿元,股份制企业总产值68.96亿元。
分行业看,全年食品饮料、冶金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和电力行业五大产业实现销售产值67.75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97.8%。其中,食品饮料业29.47亿元,冶金建材业28.49亿元,机械制造业0.88亿元,医药化工业1.87亿元,电力能源业7.04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7.37%,达到618.96万吨;发酵酒精30.51万千升,同比下降15.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商品房施工面积113.84万平方米,增长69.1%;商品房竣工面积7.55万平方米,增长22.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89万平方米,增长4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3.1%。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18.9%;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55.6%。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最大,占总投资的7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8.2%。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46.91万平方米,增长73.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3亿元,增长10.2%。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56.04亿元,增长9.9%;乡村市场零售额50.79亿元,增长10.7%。
按行业分,批发业29.92亿元,增长8.6%;零售业30.93亿元,增长8.7%;住宿业1.68亿元,增长10.5%;餐饮业44.30亿元,增长12.5%。
全年外贸出口降幅扩大,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35.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1%,降幅比上年扩大6.4个百分点。
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成省外资金86.64亿元,同比增长16.5%。
六、交通、旅游
2019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540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65000万吨公里。公路总里程为9429.814公里,其中国道124.054公里,省道116.664公里,县道408.093公里,乡道355.274公里,村道5514.682公里,入户道路2911.047公里。新增通客车的村20个,全县通客车的村达376个;更新及新增客运车辆24辆,全县客运车辆达487辆,货运车辆2398 辆,更新建造船只4艘,全县客运渡船达41艘,货运船舶达50艘。
全年接待游客969.13 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减少0.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49 亿元,同比增长16.2%。
七、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2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7.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6.35亿元。
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9.47亿元,增长8.4% ,其中住户存款351.39亿元,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86 亿元,增长11.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9年全县共82所小学,小学生在校学生数54527人;普通中学数为5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2所),在校生总数为531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5681人。高考一本上线883人,本科上线2650人。3-5岁幼儿入园率达88.87%,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52%,“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4.49%,普通高中招生6051人。全年新、改建食堂1个,厕所4个,改建学生公寓1个,改造饮水2个,改垃圾池3个。新建、改扩建校舍31729平方米,购置6184万元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2019年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新认定内江市高新技术企业2户,引进5户小微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各类重点科技项目43项,县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计划支持县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末,全县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2 个。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26 场,送木偶戏进校园演出100场,完成全县24 场贫困村惠民演出,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651 场;农家书屋借书量达12万余册。县图书馆开放时间达到2180 个小时,已接待读者11万余人次,图书流通量达22万册次。新建24个贫困村文化室,配齐24个贫困村文化体育设施。
截至2019年末,全县共建成AAA预防门诊12个,AA门诊19个。共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782家。全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6.93%,婚前健康检查3459对,婚检率84.78%,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695对。
参加内江市第七届综合运动会,团体总分和奖牌数均获得第二名;女子足球队代表内江市参加四川省校园足球遴选,获得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一名,有9名队员入选省队。参加内江市萌芽杯田径比赛,3所学校分别获得团体总分一、二、三名。资中女足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二青会体校组比赛获得第七名,参加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获得山东赛区第二名。资中女足参加全国冬夏令营青少年足球赛(四川站)总决赛获得U9组冠军、U10组亚军。参加四川省青少年五人制女足锦标赛获得10岁年龄组第二名、9岁年龄组第四名;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暨四川省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第二名;资中二中张大鹏代表四川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获男子体校甲组4×400第二名、混合4×400第四名;资中二中张大鹏参加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获男子4×400第六名。承办内江市老年人川牌比赛,资中一队、二队分获第二名、第六名;组建磐石古镇队和苌弘故里队参加2019年中国·内江第十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内江市龙舟赛,其中苌弘故里队勇夺500米赛第三名,是资中县历届取得的最好成绩。7人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项目单项比赛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全年体彩销量突破2700万元。举办首届“远达世纪城2019资中苌弘半程马拉松”比赛。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2019年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0.75%。县城建成区面积30.2平方公里。滨江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紧抓枯水期修建堤防工程;实施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已对武陵河及永兴河永兴桥段实施河底清淤、节点景观打造及人行步道铺设;竹花路二期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安居街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凤珠广场建设项目、磐石首创城段骑游道建设项目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了6个棚改项目,古城、凤凰岭、新发地、西干道等片区完成棚户区改造551户;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2425户,农村土坯房改造7388户。
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和28微克/立方米,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月均达Ⅲ类水质标准。
十一、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3.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8万人,乡村人口105.0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115.40万人。
201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45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096人;就业援助对象就业人数8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劳务品牌培训430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101人。返乡创业人数264人,创办企业27户,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
1354人。全县转移输出人数42.69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7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79元,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20627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5元,增长10.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217元,增长10.0%。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0.18万人,其中缴费人数达23.47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20.14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3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5万人,其中退休(职)人员9605人次。工伤保险参保4.3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2.73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渔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各相关部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