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1)支部联建,激活组织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星,细化园区产业分区,成立特色产业临时党支部5个,组建由镇领导任组长,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在村乡贤、致富带头人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帮扶队伍,发动45名党员投身一线、攻坚一线、解难一线。定期召开临时党支部联席会议,做到“周汇总、旬调度、月总结”,帮助协调资金200余万元,协调解决生产用水、种子购买、产品销售等问题20余个。建设农事服务中心,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提供机械化、智能化服务,累计流转土地4500余亩,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2)村村联动,用活资源力量。整合各村优势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探索智慧农业组团发展模式,将29个大棚、9个冻库、10个烘干设备等设施进行统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基础设施瓶颈。与新桥镇有机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集中采购有机肥,降低采购价格;到新发地、成都蔬菜批发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已签订粮蔬订单2000余亩,与天艺种业签订3000余亩制种玉米种植协议。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700余万元,用于完善相关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3)才智联育,抓活产业力量。到贵州铜仁、安岳、眉山等地学习优质粮蔬种植技术,邀请眉山好味稻专业合作社到镇考察,引进贵州美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进技术,筹集资金80余万元,建强产业发展基础。针对病虫防治、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等种植技术问题,与内江农科院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落实“双向培养”制度,培养党员为致富带头人8名,致富带头人培养为党员4名,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