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资中县龙江镇人民政府 关于《龙江镇道路路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11   信息来源: 龙江镇政府    【字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资中县《资中县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资委办发〔2020〕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管理水平,优化农村主干道容貌秩序,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人为交通事故防范能力。现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并建立覆盖村、社的路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局面。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方面的持续改善,实现“有路必养、养必良好,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运行服务状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及道路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构建体系

  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分级分路段设立路长。镇分级分路段设立由联系村镇领导担任的路长。各村作为道路“建管养运卫”责任主体,要抓紧明确本辖区道路各级各路段各路长,全面完成路长制责任体系的建立,并进一步细化路长工作职责,确保每条道路都有路长牵头负责抓“建管养运卫”工作。各级路长实行联络员制度,由各镇级副路长负责路长制日常工作联络事宜。各级路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道路的“建管养运卫”工作,包括抓好资金筹措、协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理、沿线路域两侧绿化、卫生等综合管理及执法监管,并对下一级路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

  三、建立工作机制

  (一)公示公告机制

  按照农村公路路长制建设相关要求,在普通国省道、县道、乡道、村道路醒目位置设立路长公示牌,标明公路概况、道路示意图、路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并适时更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日常巡查机制

  各级路长要督导相应道路的路政、养护联合巡查,重要道路不低于3 天一次,通往行政村的村道公路不低于一周一次,做好巡查记录。镇道安办应适时组织对路长制工作执行情况巡查,及时处理或交办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处置反馈机制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各级路长现场处理,需要交办的,由各级路长直接交办,并做好记录;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由镇道安办统一收集,转交相关责任村办理,并向分管领导和镇长报告办理结果。对接报的有关工作事项,各级路长要及时进行汇总、梳理、分办,各村要及时办理、及时反馈。

  (四)督查通报机制

  镇道安办定期对路长制工作开展落实情况、交办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和镇长、分管领导要求,对路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书面通报,通报问题,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交办到村的整改事项,要及时跟踪督办,确保“案结事了”。

  (五)一路一策机制

  要立足不同区域、不同道路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由各级路长牵头,按照属地管理、分类指导、因路施策,尽快形成解决“建管养运卫”突出的问题的“一路一策”整体方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突出问题及时治理和长效管理机制,涉及“建管养运卫”共同研究解决的相关问题,由所属村路长协调,快速推动,联运推进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卫生工作,确保全镇道路路况持续改善,路面现出本色,边沟通畅整洁、路边视野范围干净整齐,道路功能正常发挥。

  四、重点工作

  (一)确定道路分级目录

  根据道路等级、跨行政区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确定由各级领导分级担任路长的路线名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镇域内道路进行清理普查,建立镇级道路名录,形成全镇所有道路名录及基础台帐,落实路长制管理,确保路长制推行在全镇实现全覆盖、网格化管理。

  (二)制定各级各类工作方案

  要明确时间和路线图,做到全面完成落实路长制工作方案。在6月11日前完成本镇全面落实路长制工作方案,针对各村道路“建管养运卫”存在的某方面或几个方面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先期启动具体的工作试点,搞好典型示范,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探索创新路长制工作制度和机制,为全镇路长制工作提供借鉴。

  (三)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1.建好农村公路。各级路长要负责组织督导相关道路的建设工作,原则上乡道和通往建制村的村道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道不低5.5米宽、村道不低于4.5米宽;要强化质量、安全督导,要求各参建单位切实落实农村公路“七公开”制度,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着力改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

  2.管好农村公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综合治理”原则,各级路长要大力推行“县统一执法、镇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督导建立“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保洁员”三级联运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建立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在总路长的统一领导下,各级路长、部门联运,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力度,有序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治理。

  3.养好农村公路。各级路长要具体负责督导落实相应道路的公路和桥梁养护工作,县具体承担普通国、省、县道公路和桥梁的养护工作、日常养护;镇具体承担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村民委员会具体承担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各级路长要领导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机械化、信息化,真正实现“有路必养、养必良好”。

  4.营运好农村公路。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镇、城镇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各级路长要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行客车,推进所属区域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安全管理。

  (四)道路“五清”行动

  各级路长要深刻认识“五清”行动的重要性,把清边沟、清路作为当前和长期的重要任务抓好。各级路长负责组织督导相应道路的垃圾库建设,督导落实公路两边垃圾清理、杂物杂草清理、边沟同涵洞淤泥清理、建筑遗留的废弃物清理、路边广告乱贴清理,增添措施深入开展“五清”行动,通过源头控制,推动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稳步实现“路见本色、视野整治”的目标。

  (五)抓好货车综合整治工作

  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原则,各级路长要积极协调、督导配合开展超限、超载整治行动,负责督导、协调、落实相应道路边界管控、流动巡查、限行、完善保护农村公路限高、限宽保护设施。镇负责全镇货运源头治超工作,镇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县直有关单位认真履行货运车辆的准入管理和货物源头装载监管职责,维护全镇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营造健康有序、清洁绿色的公路运输环境,为人民出行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服务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蔡伟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严凯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龙江镇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镇道安办)。各村支部、村民委员会要把全面落实路长制作为主责主业,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镇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全面推进路长制的落实。

  (二)加强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LED等广泛宣传农村公路路长制的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营造社会全员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提高我镇路长制管理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参与度,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对在路长制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推动路长制取得实效。

  (三)严格考核问责

  从2021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将对路长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每月公示村级路长考评情况并负责对村级路长制全年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

  附件:1.龙江镇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龙江镇乡道、村道公路路长名单

  附件1:

  龙江镇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蔡 伟 镇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严 凯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组 长:曹 健 人大主席

  刘 东 纪委书记

  马健钦 党委副书记

  刘咏玲 组织委员

  严 黎 宣传统战委员

  杨搏胜 政法委员

  范贤洪 人武部长

  简裕峰 副镇长提名人选

  胡志彬 人大专职副主席提名人选

  成 员:各村支部书记

  龙江镇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龙江镇道路安全办公室。

  


  附件2:

龙江镇乡道、村道公路路长名单
序号 行政等级 路线名称 起止点名称 里程(公里) 镇级路长 村级路长(各村支部书记) 组(社)级路长 (道路途径的队、社的社长) 途经村社 备注
镇级路长(分管镇领导) 镇级副路长(驻村干部)
1 村道 通村路 石坪村5社-石坪村15社 2.4 简裕峰 张国庆 张弟彬 张弟文、张弟彬、刘小英、陈雪东 3社、7社、8社、1社
2 村道 通社路 石坪村5社-向阳小学 1.8 简裕峰 张国庆 张弟彬 陈贤 6社
3 村道 通村路 百乐村2社-百乐村5社 2.8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刘明荣、陈千英、刘明 5社、2社、3社
4 村道 通村路 百乐村10社-6社 2.8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吴应剑、陈隆书、姚兵、 6社、8社、9社
5 村道 通村路 百乐村3社-百乐村5社 2.1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张顶军、陈千英、刘明 3社、4社、5社
6 村道 通社路 百乐村1社-百乐村2社 1.2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邓永宣、刘明荣 1社、2社
7 村道 通村路 百乐村5社-百乐村7社 2.2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刘明、易良有 5社、7社
8 村道 通村路 百乐村9社 0.7 胡志彬 吴绍志 陈千国 姚兵 9社
9 村道 通村路 联溪村4社-9社 4 马健钦 张静淑 唐天军 周宗平、张弟银、周勇 4社、9社、10社
10 村道 通社路 联溪村8社-7社-5社 3.5 马健钦 张静淑 唐天军 唐云、罗凯、唐天维 5社、7社、8社
11 村道 通社路 联溪村5-6社 2 马健钦 张静淑 唐天军 唐天维、邓兵 5社、6社
12 村道 通社路 联溪村2-3社 1.5 马健钦 张静淑 唐天军 龚大英、张祖建 2社、3社
13 村道 通社路 金田村4社 3.5 刘 东 卓毅 张顶国 邹伟 4社
14 村道 通社路 金田村7社-8社 2.5 刘 东 卓毅 张顶国 陈善菊、周玉章 7社、8社
15 村道 通社路 金田村1社 2.1 刘 东 卓毅 张顶国 赵群英 1社
16 村道 通社路 金田村5社 1 刘 东 卓毅 张顶国 罗六长 5社
17 村道 通社路 金田村6社 1.5 刘 东 卓毅 张顶国 车则华 6社
18 村道 通村路 永镇村3-6社 12 刘 东 丁伟 朱方彬 李小彬、蔡和平、刘光汉、邵华军 3社、4社、5社、6社
19 村道 通村路 永镇村2社 1.5 刘 东 丁伟 朱方彬 朱方杰 2社
20 村道 通村路 永镇村7社 0.5 刘 东 丁伟 朱方彬 卓康明 7社
21 村道 通村路 安乐村1社-9社 6 严 黎 王雯 吉腾彬 丁常谢、龙建军、肖菊荣、梁国军 1社、7社、8社、9社
22 村道 通社路 安乐村6社-5社 3.5 严 黎 王雯 吉腾彬 曾开章、黄乾友 6社、5社
23 村道 通社路 安乐村3社-4社 4 严 黎 王雯 吉腾彬 梁国宇、邓隆勇 3社、4社
24 村道 通村路 红旗村13社-16社 2.2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黄志菊、李泽全、张军、张碧英 13社、14社、15社、16社
25 村道 通村路 红旗村12社-11社 1.5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梁国永、段勇 12社、11社
26 村道 通社路 红旗社区10社 0.8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谢贤敏 10社
27 村道 通村路 红旗社区8社-9社 2.9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陈隆国、秦华安 8社、9社
28 村道 通村路 红旗社区7社 0.6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张华 7社
29 村道 通社路 红旗社区4社-10社 1.8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杨奎、谢贤敏 4社、10社
30 村道 通社路 红旗社区1社 2.1 胡志彬 陈才斌 邓云成 尹林 1社
31 村道 通社路 川民村18社-20社 2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刘群、金元华、易长军 18社、19社、20社
32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15社-17社 3.5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唐基忠、刘伟、邓余忠 15社、16社、17社
33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11社-13社 2.8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朱方志、黄忠彬、汤正书 11社、12社、13社
34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14社 1.6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游军 14社
35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8社-9社 4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周军、周琴 8社、9社
36 村道 通社路 川民村10社 3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蒋昌国 10社
37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5、1、14社 3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周菊秀、周银国、游军 5社、1社、14社
38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9、1、10社 1.5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周银国、周琴、蒋昌国 1社、9社、10社
39 村道 通社路 川民村6社 2.2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曾烈 6社
40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1、4社 3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周银国、秦光军 1社、4社
41 村道 通村路 川民村2、3社 3 刘咏玲 邓余春 张兴兰 易胜兰、伍德荣 2社、3社
42 村道 通村路 白阳村1社 1.8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李和素 1社
43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2社 2.1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刘衍国 2社
44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3社 1.5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张国军 3社
45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4社 2.2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曾军 4社
46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5、8社 3.8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刘廷国、谭忠于 5社、8社
47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6社 2.4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曾玲英 6社
48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7社 1.6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卢东琴 7社
49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9社 1.3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张有勇 9社
50 村道 通社路 白阳村10社 1.8 严 黎 王鑫 曾克军 段小兵 10社
51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1社 2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蔡勇 1社
52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2社 3.5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李军 2社
53 村道 通村路 团结村3社 2.8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付发富 3社
54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4社 2.5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蓝元久 4社
55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5社 3.2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陈建 5社
56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6社 4.2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付世友 6社
57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7社 2.9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宋军 7社
58 村道 通社路 团结村8社 3.8 马健钦 朱纯辉 吴才和 饶仁华 8社
59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1社 2.3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胡革生 1社
60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2社 1.13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郭谦华 2社
61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5社 0.9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万晓兰 5社
62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6社 0.85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黄建军 6社
63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7社 1.1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郭世秀 7社
64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8社 4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陈谦英 8社
65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9社 1.8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张德秀 9社
66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10社 1.45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陈让军 10社
67 村道 通村路 秀峰村4、5、9社 1.2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罗利坤、万晓兰、张德秀 4社、5社、9社
68 村道 通社路 秀峰村3、6、10社 0.7 范贤洪 朱方迅 周佳 罗向志、黄建军、陈让军 3社、6社、10社
69 村道 通村路 松柏村2社-松柏村7社 21 范贤洪 吕丽英 刘延富 唐建国、刘弟胜、欧孝华、易忠群、刘长银、刘长鲜 1社、10社、2社、5社、7社、6社
70 村道 通社路 松柏村9社 2 范贤洪 吕丽英 刘延富 樊忠俊 9社
71 村道 通社路 松柏村3社 2.5 范贤洪 吕丽英 刘延富 刘安弟 3社
72 村道 通社路 松柏村4社 3 范贤洪 吕丽英 刘延富 车安彬 4社
73 村道 通社路 松柏村8社 2.5 范贤洪 吕丽英 刘延富 刘文明 8社
74 村道 通村路 龙结村4社-龙结村6社 4 简裕峰 胡菲菲 刘葳 卢荣华、邓余国、唐建军、彭生福 4社、6社、8社、3社
75 村道 通村路 龙结村5社 2.2 简裕峰 胡菲菲 刘葳 黄军 5社
76 村道 通村路 龙结村1社 1.5 简裕峰 胡菲菲 刘葳 曾姚彬 1社
77 村道 通村路 龙结村2社 1.5 简裕峰 胡菲菲 刘葳 刘英燕 2社
78 村道 通村路 龙结村7社 2.2 简裕峰 胡菲菲 刘葳 李军 7社
79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1社 1.8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刘继成 1社
80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2社 1.6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易泽清 2社
81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3社 2.8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蒋道玖 3社
82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4社 4.8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蒋道奎 4社
83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5社 1.4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王子华 5社
84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6社 1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李正国 6社
85 村道 通村路 全胜村7社 2 刘咏玲 杨凌霄 蒋道武 刘云田 7社
86 村道 通村路 双河村1社 1.6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邓其平 1社
87 村道 通社路 双河村2社 2.2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肖敏 2社
88 村道 通社路 双河村3社 4.5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邓洋 3社
89 村道 通村路 双河村4社 2.6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蒋留 4社
90 村道 通村路 双河村5社 1.5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向国志 5社
91 村道 通社路 双河村6社 3.2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林正德 6社
92 村道 通村路 双河村7社 3.3 杨搏胜 黄先开 邓金元 金代红 7社
93 村道 通村路 平等村1社 2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谢鹏飞 1社
94 村道 通村路 平等村2社 2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刘勇 2社
95 村道 通村路 平等村3社 2.1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张娅 3社
96 村道 通社路 平等村4社 2.6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周军 4社
97 村道 通社路 平等村5社 2.8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刘盛全 5社
98 村道 通社路 平等村6社 1.8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刘述容 6社
99 村道 通社路 平等村7社 1.9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曾祖兵 7社
100 村道 通社路 平等村8社 1.6 范贤洪 刘述彬 周杰 梁小华 8社

相关附件: